铝产业链如何迈向可持续发展?专家分析与展望,在全球经济转型的浪潮中,铝产业作为第一大有色金属行业,其发展既面临机遇也承载挑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面对能源消费、资源供给和环保压力等问题,亟需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近年来,中国铝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从氧化铝到电解铝,国内总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然而,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苛和可再生资源的需求上升,铝产业中的节能降碳压力和资源供应不足问题逐渐显露。
在政策支持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颁布了《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为未来三年的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葛红林,作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会长,指出这一方案强化了顶层设计,明确了铝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心。
在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被认为是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尽管我国已经在该领域取得了不少成就,比如在氧化铝生产技术上的突破和电解铝综合电耗的降低,但在低碳冶炼及高端应用材料供给等方面仍需努力。
以中铝集团为例,该公司致力于围绕航空航天和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研发。此外,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更是在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上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就。
绿色低碳的产业转型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铝产业在节能减排方面面对不少技术瓶颈,适应新的环保法规已成当务之急。新实施的政策鼓励铝液直供铝材加工,倡导清洁能源的使用,以便在减低生产过程中碳排放和能耗。
山东南山铝业已经率先构建了以ESG标准为基础的绿色能源体系,积极开展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淘汰落后产能。此外,魏桥创业集团也在持续投入上百亿进行环保治理,以实现低碳铝生产的“世界标杆”。
随着技术的进步,数智化成为铝产业链改造升级的重要途径。《实施方案》中提到,要推进数字化技术在矿山、冶炼及铝加工等环节的广泛应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中铝集团成立了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应用实施指挥部,并推出了名为“坤安”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这一努力不仅提升了生产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还为企业开启了新一轮的技术革新之路。
展望未来,铝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转型的必要选择,更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在科研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下, 整个行业正在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通过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绿色低碳步伐、深入推进数智化应用,铝产业未来必将开辟出新的发展蓝海,迎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铝产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关键词如“铝产业链”、“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将会引发更多业内讨论,未来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仍需我们共同关注与探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